视界新高度 引领新未来
--三焦点Plus晶体创新技术研讨会
睛彩回顾
本场学术专题研讨会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夏晓波教授、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郭海科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俞阿勇教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王勇教授、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卢奕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广瑛教授担任演讲嘉宾和讨论嘉宾。研讨会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医者近400名,现场十分火爆,关注度极高。
夏晓波教授对该款晶体做了高度的评价:目前国内的多焦点晶体仍为国外进口,今天所探讨的这一款来自中国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来自于国内知名的医疗科技企业世纪康泰,该款三焦点晶体利用了“智能靶向”的光学专利技术,与国际上新型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效果持平,非常的令人振奋。该产品彰显了中国智慧,也将大大增强高端晶体的中国力量。我们要对我们国产的晶体有信心,在临床上改变使用态度,更多的使用国产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客户定制专属方案。希望该产品起步于中国、服务于世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白内障领域中能够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俞阿勇教授讲到在国家集采推动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在临床的需求以及未来应用将有大好的前景,对于三焦点市场的国产产品的上市充满了期待。作为该款晶体的临床组长单位PI,俞教授代表临床单位对世纪康泰三焦点Plus 人工晶状体6个月临床观察数据进行了首发:该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在7家权威临床中心开展,对照组选用了获得2021年盖伦奖--最佳医疗技术产品奖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试验结果显示在术后 6 个月时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视力和近视力均达到 20/40 的患者百分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100%、100%/98.9%、100%/95.5%;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在0.8以上;明光和暗光的对比敏感度试验组表现更优,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视近脱镜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55%/96.63%;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术后房水闪辉、房水细胞分析、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人工晶状体表现,两组术后12月人工晶状体均100%居中、术后后囊膜浑浊发生率等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整体结论为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晶体。
王勇教授先解读了IOL新分类(ISO国际标准2024),重点解读了同时知觉IOL的对比敏感度及其子分类中多焦点IOL、EDOF IOL、全视程 IOL的视力标准要求,对于存在断点的传统三焦点人工晶状体需要增加景深延长的技术从而进行视程连续的改进。世纪康泰的三焦点Plus晶体的设计应用“智能靶向专利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算法重新设计衍射光栅的结构分布,相邻阶梯的相位分布高低组合,不受衍射级次限制,一方面使得远中近视程更加连续,同时其衍射级次能量利用率提到到90%以上,降低了光学干扰,形成了具有中间视力连续视程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王勇教授团队近期对包括世纪康泰该款三焦点晶体在内的四款晶体的疏水丙烯酸酯材料进行了闪辉诱导的体外实验,进行闪辉分级、平衡水含量测定、MTF调制传递函数和strehl比率、杂散光测定、成分分析等指标测试,结果显示世纪康泰Mercury疏水材质在极端环境下(45℃下 1个⽉)为零闪辉。通过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团队的实验室数据,王勇教授总结了世纪康泰的三焦点Plus晶体的两个优势:通过智能靶向分光设计的三焦点IOL,视程更加连续;创新Mercury材质疏水丙烯酸酯材料,可以实现术后零闪辉。
卢奕教授表示:目前业内在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对比传统晶体的优势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对目前国内厂家可以实现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技术突破表示欣喜。世纪康泰三焦点Plus晶体的零闪辉的技术突破非常有价值,是比较国外传统三焦点晶体的一项重大进步;国外的三焦点设计中80cm中距离偏长,而该款晶体60cm的中距离设计是比较适合个子相对较矮、臂长相对较短的亚洲人的用眼需求。同时该三焦点Plus晶体的光能利用率高也是很突出的特点。希望该款晶体为国产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创新发挥更大的贡献,可以尽早的进入市场得到临床应用中更广泛的验证,更多的造福广大患者。
郑广瑛教授表示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复明白内障手术逐步转向屈光白内障手术,随着国家集采的开展,整体晶体降价水平在60%,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高端人工晶状体的费用,给屈光白内障手术带来了契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将会有大发展,对于功能性、满足摘镜需求的人工晶状体选择也会越来越多。非常高兴的看到这一款新的国产人工晶状体的即将上市,从相关的临床数据、相关设计可以看到,我们的民族企业非常领先,开拓创新,进行了非常多的改进。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方面的改进是非常的重要的,这一款三焦点Plus人工晶状体选择疏水丙烯酸酯材料,与传统的疏水材料相比,其含水量可以达到4%,极大的降低了闪辉的形成,对于屈光白内障手术有很好的质量保证;另外其阿贝数为49,较为接近自然晶状体阿贝数47,植入后色差小,成像质量更好,提高了对比敏感度,改善了人工晶状体的性能。非常期待这款晶体的上市,也建议医生们多多支持民族企业、国产的功能性的晶体,让我们的患者得到实惠。
郭海科教授对讲者及讨论嘉宾的观点进行了总结,世纪康泰三焦点Plus晶体具有材料优势、非对称衍射设计的视觉质量优势。在屈光白内障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同时,也建议医生要结合人体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世纪康泰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其三焦点Plus晶体的上市会带来更多的晶体的选择,也会是值得信赖的、可以放心使用的产品,希望医生能够支持具有先进性的自主品牌。
夏晓波教授总结会议讨论情况时表示,屈光型白内障时代需要技术创新。世纪康泰三焦点Plus晶体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人工晶状体方面,是非常好的选择和实践。国内的自主创新节奏很快,随着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技术的突破以及国产产品的陆续上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已经进入到了新的时代,期待该新型的非对称的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对于眼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眸焕启 视季臻彩
--第2代非球面巩膜镜领先技术大咖说
闪耀瞬间
世纪康泰第2代非球面巩膜镜—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于2024年8月22日全新上市,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中,已有若干验配案例,特别是包括了医生对自己的验配实践,本次展台讲座内容非常精彩、现场互动热烈~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钦教授分享了《干眼相关的巩膜镜验配》话题,张教授认为在巩膜镜验配的体验中,圆锥角膜患者的验配相对容易,干眼患者验配情况很多、很复杂。眼表的四大类病症中,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是非常适合配戴巩膜镜的,国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配戴巩膜镜可以很明显的帮助GVHD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眼表状态。因为GVHD的患者通常会合并眼表疾病、会有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问题,如疼痛、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所以验配方面非常复杂。张教授提出了五个在临床中巩膜镜治疗干眼方面的痛点并一一作了解答,如青光眼是配戴巩膜镜的相对禁忌症、巩膜镜直径大小对于眼压变化无影响、实际验配时更偏向于选择直径较大的巩膜镜、无OCT、Pentacam可以验配等。世纪康泰的巩膜镜验配可为无OCT验配,直接通过K值公式计算矢高验配非常方便且计算参数准确;提供了一种非球面球差设计使得全眼球差为0,可以矫正人眼不同年龄的球差,达到卓越视觉质量;另外其自主发明专利“相位调制技术”的应用,也将可实现对人眼球差、彗差、三叶草等高阶像差的调制。目前巩膜镜的需求是以单纯的屈光不正为主要需求,预计中重度干眼或者干眼合并屈光矫正需求人群会是未来的巩膜镜需求的核心人群。期待世纪康泰的巩膜镜能够尽早在临床中应用,增加医生和患者的选择。
2
河南商丘眼视光医疗集团的王涛院长分享了《透过眼科医生的眼睛—评估巩膜镜的验配与效果》专题,讲述了自己验配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的感受。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王涛院长在自己身上实践了巩膜镜的验配全流程,整体感受时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验配流程是很丝滑的,与其他硬性接触镜如RGP、OK镜的验配流程基本相同。另外其设备要求并不高,有裂隙灯、角膜曲率仪、眼压计、验光设备即可,如果有前节OCT更好,如果没有OCT设备也可以应用世纪康泰提供的通过K值计算矢高的公式,结果是一致的;整体验配时间在2个半小时可以结束,也是较快的。通过验配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帮助了王涛院长解决了自己屈光不正、干眼的症状、同时获得了比之前框架眼镜更好的视觉质量,王涛院长目前配戴美视季®巩膜镜7、8个小时做手术也依旧觉得是水润冰凉的。不论作为医生还是作为患者而言,王涛院长对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都给予了临床效果的肯定。
3
爱尔眼科集团的杨积文教授分享了《巩膜镜的指南针——自动旋转定位技术在巩膜镜验配中的应用》专题,作为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的临床研究单位,跟随着这一款巩膜镜一起走过了两年。杨教授对于该巩膜镜的感受比较深刻,特别是在巩膜镜的角度设计方面,夹角有多种选择,根据患者鼻侧、颞侧、上下方不同的角度进行私人定制,给医生更多的选择、使得患者使用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在目前的产品中还是第一个;另外作为民族品牌的巩膜镜,进行了自动旋转定位的巩膜镜的设计并且实现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爱尔眼科临床的患者中,配戴后舒适、视觉质量改善的都非常好。对于很多类型的患者如眼表不规则、小儿眼科中BKC引起表面瘢痕、RK术后等患者而言,巩膜镜都是刚需,配戴后对生活质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杨教授讲了两个案例:一例患者前期配戴RGP,配戴视力左右眼分别为0.4、0.7;改配戴美视季®巩膜镜之后,左右眼视力提升至0.8、0.9,且舒适度相较RGP而言好很多,患者非常满意;另外由于该患者存在一定的晶体散光,因此选择的是环曲设计巩膜镜,配戴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时患者无需关注轴向,可以随意配戴且配戴后轴向自动旋转到位,这一点大大增强了患者持续配戴的信心。另一例患者为高度散光、RGP不耐受的临床表现,杨教授分享了通过OCT检查选择试戴片矢高和无OCT设备情况下通过K值推到矢高公式计算的矢高是一致的,同时该患者配戴后两只眼睛视力都达到了1.0以上。希望这一款巩膜镜在未来临床中能够广泛的应用,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视界 全能晶彩
--全新一代预装式疏水人工晶状体
大咖分享会实况再现
2023年11月,世纪康泰亲水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疏水预装人工晶状体全部中标国家组织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随着近年来省际联盟及国家集采落地,世纪康泰各款晶体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累计植入超过100万枚。本次会议两位讲者分别讲述了上述两款晶体的应用体会。
聊城光明眼科医院的黄发明教授做了题为《一款具有大焦深的单焦点疏水预装晶体临床数据观察》的分享。黄教授讲到,人眼球差的存在对于对比敏感度和景深是有着相反的影响,因此IOL植入后全眼对比敏感度和景深需要做一个平衡。世纪康泰全新一代预装式疏水人工晶状体拥有国内首创的-0.1μm球差设计,该球差设计是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设计思路,在角膜球差为+0.27μm的情况下,叠加世纪康泰全新一代预装式疏水人工晶状体的-0.1μm球差后,全眼相差为+0.17μm。该款晶体的典型型号ASOB55LP,兼具了对比敏感度和大焦深,提高对比敏感度,视觉更清晰;更大焦深范围,带来极致舒适视觉。在所观察的植入病例中,患者术后中距离平均视力可以达到0.66。在近期一例植入案例中,患者要求在有较好的远视力的同时希望能够拥有一定的中距离视力,根据前期对世纪康泰全新一代预装式疏水人工晶状体的功能的了解,黄教授给该患者进行了ASOB55LP的植入。术后3天焦曲线显示其中距离视力达到了0.8,完全满足了患者的用眼需求,患者非常满意。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马慧香教授的讲课课题是《栉风沐雨,终见光明—一例化学烧伤后白内障患者的复明之路》,马教授从角膜病医生的角度做了世纪康泰亲水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SIL600C的临床应用感受分享。马教授分享的病例为一位59岁的患者,双眼酸烧伤后视物不清,2020年4月行“左眼羊膜移植术”、2021年3月行“左眼假性胬肉切除术”,2021年5月在局麻下行“左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023年4月由于并发白内障再次入院,由于前述各种手术留下的瘢痕的影响、内皮细胞仅为629个/mm2的情况下,马教授选择为该患者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左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在选择晶体时鉴于患者有角膜不规则、角膜变形、角膜瘢痕等种种情况需要要选择包容性最强的一款晶体,世纪康泰亲水非球面晶体ASIL600C正是这样的一款晶体:
1) 生物相容性高,炎症反应小;
2) 屈光指数1.46,阿贝数60,可以还原清晰真实视觉色彩;
3) 加强360度全方边设计,可全方位与后囊接触,有效阻止LEC细胞向后囊迁移;
4) 边缘增强零球差非球面设计,提高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质量,同时有效抵抗晶体倾斜偏心。
经过手术,该患者术眼视力从术前3.8提高到术后4.8,患者非常满意,还原了他生活的美,医生也为能够帮助到患者而高兴。
结语
历经十余载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奋斗,世纪康泰已经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屈光系列产品、更加成熟且广泛的视光产品管线,未来也将在这一片领域中持续的深耕。正像本届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在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心怀人民是眼科同仁永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世纪康泰也将秉承着“创造顾客价值、爱心回馈社会“的企业价值观,以匠心工艺之本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助力全球眼健康事业发展!
2024CCOS虽已落幕,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以及新成果的分享交流仍在继续;
2025CCOS已经启航,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力量,期待再见!
关注我们 共享睛彩
联系方式:+86-22-66879608
公司地址:天津市开发区西区新兴路99号
电子邮箱:tjsjkt@163.com
公司传真:+86-22-66879608